成蚊的生态习性

   日期:2019-08-19     浏览:387    评论:0    
核心提示:1. 群舞和交配 多数蚊虫交配时有群舞现象.群舞的形 成与空间、声音、光线等有关.很多蚊虫需要在大的空间中才有群舞现象.雄蚊常选择一定的物体作为飞舞的示标物,如在树木、植物上空,或在地面某些与周围对比明显的突
1. 群舞和交配 多数蚊虫交配时有群舞现象.群舞的形 成与空间、声音、光线等有关.很多蚊虫需要在大的空间中才有群舞现象.雄蚊常选择一定的物体作为飞舞的示标物,如在树木、植物上空,或在地面某些与周围对比明显的突出物体的上空.如示标物移动,群舞的蚊群也可随着移动,例如淡色库蚊在室外常在人的头顶上空飞舞,随着人的行走,舞群常随之移动.飞舞的蚊群中以雄蚊为主,蚊虫数量由少逐渐增多,可以是几只至数千只.当雌蚊飞入舞群,雄蚊可根据同类飞翔时翅振颤频率的差异辨别其性别,并抱握雌蚊,飞出舞群,完成交配各蚊种群舞场所的高度不同.例 如,印 度 按 蚊 在 0.3~0.6m 高、多斑按蚊在4.5~6m高、淡 色 库 蚊 则 多 在 屋 檐 附 近群舞.
群舞常在一定的光线和风速下进行.大多数蚊种在日落和日出前后群舞.蓝绿光比红光对群舞有利,在实验室内用蓝光灯诱导蚊虫交配常能成功.较低的风速对群舞有利.有的蚊种不需要群舞即可以交配.例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雄蚊对雌蚊翅振颤有反应,在白天飞行中由雄蚊寻找雌蚊交配;有的蚊种的雄蚊靠雌蚊分泌的信息激素来识别同种的雌蚊.在自然情况下,雌蚊羽化后不久即行交配.一般来说,雌蚊只需交配一次即可接受一生够用的精子,但埃及伊蚊有重复交配的现象.有70%~95%的雌蚊能接受再交配.仅交配一次的雌蚊,在以后所产的卵受精率有减少现象.
2. 摄食和营养 成蚊为了繁殖和不断补充其生活活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必须摄取食物,包括植物汁液和脊椎动物血液.绝大多数蚊类的雌蚊均吸血,雄蚊不吸血.巨蚊属的雌雄蚊均不吸血.吸血蚊类的雌蚊只吸糖类也能生存数周,但一般不产卵.蚊虫趋向宿主的行为主要依靠嗅觉.动物或人散发出来的气味,包括呼出的 CO2、一些氨基酸以及汗液中的4 甲基苯酚等化学物质对蚊虫有引诱作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蚊虫定向飞翔.因此,人群和牲畜集中的地方是吸引蚊虫的基地.
各种蚊类的嗜血习性不同,有的吸哺乳动物或鸟类、爬虫类、两栖类甚至鱼类的血,有的兼吸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血.吸哺乳动物血的蚊类有的嗜吸人血,有的嗜吸动物血,多种蚊种兼吸人血和动物血.嗜吸人血的蚊类对传播人类疾病最重要,兼吸人血的蚊类次之.外界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蚊虫的吸血活动,兼吸牛血和人血的蚊虫,当牛大量减少时吸人血的数量会增加.例如,现代农业机械代替了家畜耕作,居民点的家畜减少,会使蚊虫吸人血的机会增加.有些蚊虫的吸血习性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例如,海南岛的微小按蚊偏嗜人血,而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微小按蚊有偏嗜牛血的现象.蚊虫的吸血活动除因蚊虫本身的习性而不同外,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湿度都对其有影响,尤以光照和温度关系较大.多数蚊虫在夜间吸血,少数在白天吸血.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于日落后1h和黎明时为吸血高峰.白纹伊蚊则在日落前和日出后为活动高峰.蚊虫吸血活动最适温度为26~35℃,相对湿度为70%~80%,低于15℃则不吸血,高于40℃为成蚊致死点.各蚊种雌蚊羽化后开始吸血的时间不同,一般在羽化后24h才开始吸血,羽化后3~6天达到高峰.第一次吸血可在交配之前或之后,但自然界吸血蚊中已交配蚊占多数.蚊虫吸血后胃可以扩张到很大,一般吸血量都超过其体重.例如,白纹伊蚊平均体重1,74mg,平均吸血量2.29mg,是体重的1.32倍.
3. 吸血和卵巢发育 绝大多数的蚊虫雌蚊必须吸血才能产卵,因为产卵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主要来自吸取的宿主的血液.雌蚊吸血后,胃内血液被消化,同时卵巢内的卵泡发育.雌蚊营周期性吸血,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同时进行.每次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雌蚊羽化后,在未吸血前,卵巢可以发育,但吸血后卵巢才能发育成熟.大多数新羽化的雌蚊和已经产卵的雌蚊在适宜温度下吸饱血之后,即进行胃血消化,同时卵巢进行发育,两者之间互相联系,称为生殖营养协调.有的蚊虫在不吸血的情况下,新羽化的雌蚊卵巢可以发育到成熟而产一批卵,称为自育.我国已发现有自育现象的蚊虫有凶小库蚊和白纹伊蚊.但白纹伊蚊也有多次吸血才产卵的现象.蚊虫完成一次生殖营养周期所需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栖息场所内的温度和湿度,中华按蚊的生殖营养周期在平均气温29.5℃时为60h,23℃时为84h,17℃时为96h.
4.产卵 按蚊产单个卵于水面.库 蚊 产 卵 在 水 面 形 成 卵 筏.伊蚊产单个卵于潮湿的表 面 或 积 有 水 的 小 容 器、树洞内,多 产 卵 于 水 的 边 缘.曼 蚊产卵附着在水面浮游植物的叶片下面.蚊虫幼虫的孳生习性与雌蚊产卵场所一致,雌蚊不仅寻找水体产卵,而且对环境、水的性质、流动情况、污染、盐含量都有选择.雌蚊在产卵之前往往在水面低飞,且接触水面,或在水面稍事休息,如水温适合才产卵,否则即离去.蚊虫的产卵时间一般在夜间较多,也有双峰型的产卵时间.各种蚊虫的产卵时间也不同.中华按蚊在19时至晨5时产卵,19时产卵最多,约占48%,白天产卵仅占13%.埃及伊蚊产卵高峰在日落之前.库态按蚊产卵时间呈明显双峰型.各种蚊虫在每个生殖营养周期的产卵粒数不同,第一次产卵数量较多,以后数量减少.一般按蚊和库蚊产卵数较多,平均每次产卵100~200个;伊蚊产卵一般较少,常不超过100个.
5. 栖息习性 蚊虫吸血以后寻找比较阴暗、潮湿和空气不大流通的环境栖息,待胃血消化、卵巢发育成熟时飞出去产卵.各种蚊虫的栖息习性不同,大致可分为3类.①家栖型:晚上进入人房、畜舍吸血,吸血后仍停留在室内,待胃血消化、卵巢发育成熟时才飞出去产卵.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属 于 此 种 类 型.②半家栖型:晚上进入室内吸血,吸血后在室内停留一段时间,多于次晨飞出,到外面栖息.中华按蚊属此类型.③野栖型:多在户外吸血,栖息于户外.大劣按蚊属于此种类型.事实上,栖息习性分类不是绝对的,也会受环境条件影响.了解蚊虫的栖息习性对防制蚊虫至关重要.对家栖蚊种,室内滞留喷洒可使蚊虫密度下降到接近于零;对半家栖蚊种,室内滞留喷洒也起到一定作用;对野栖蚊种,由于其栖息场所广泛,滞留喷洒效果不好.
6. 寿命 蚊虫的寿命受湿度、温度的影响很大.通常,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雌蚊可生存2~3周甚至更久,越冬雌蚊可生存4~5个月.雄蚊寿命较短,可生存1~2周.蚊虫的寿命越长,传播疾病的机会越多.
7. 飞行和扩散 蚊虫的飞翔能力因蚊种而不同,一般可飞行数百米,有的能飞行数千米.蚊虫多在其产卵、孳生、吸血和栖息的场所间往来飞行.因此,蚊虫活动范围取决于其血食来源和产卵、孳生场所的远近.一般家栖蚊种离居民点越近,密度越高,越远则密度越低.某些孳生在沼泽、草原的蚊种(如刺挠伊蚊),其飞程可达5km 之远.蚊虫的飞行扩散范围只能大约估计,并且受风的影响.蚊虫通常逆微风飞行,寻找吸血宿主,当风速达150cm/s时停止飞行.
8. 越冬和滞育 越冬是蚊虫对冬季气候变化的一种生理适应现象,由于外界环境的作用使其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发育停滞.蚊虫的滞育主要是受短日照及低温的影响.成蚊期滞育表现为羽化的雌蚊拒绝吸血,或吸血而卵巢不发育,呈生殖营养分离现象,体内脂肪体增多,呼吸和新陈代谢减慢.中华按蚊、淡色库蚊等以成蚊越冬.多数伊蚊以卵越冬.在温带地区,许多蚊虫可以幼虫越冬,如微小按蚊和帕氏按蚊.关于蚊类的越冬场所,现在已知的还只是少数种类.淡色库蚊成蚊的越冬场所主要在居民点附近的地窖、花房、地下室、防空洞、土洞、桥洞、岩穴、碉堡等.中华按蚊在北方以成蚊越冬,越冬场所多在野外隐蔽场所,如山洞、桥洞、岩穴等处.三带喙库蚊以成蚊越冬,在日本的调查发现,以草堆、芦苇堆、茅草堆内越冬为主,在我国北方找不到越冬蚊.蚊虫的越冬场所一般比较潮湿、荫蔽,温度在0~10℃之间.湿度低会明显缩短越冬蚊的寿命.当温度上升到10~15℃时,蚊虫开始活动.
9.季节消长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很不相同,各地蚊虫的季节消长也不同,在同一地区各种蚊虫的季节消长也不同.影响蚊虫季节消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雨量和蚊虫的孳生习性.水稻种植面积和耕作制度同样也影响某些蚊种的种群数量.孳生在大型积水中的蚊种,以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代表,其密度高峰出现时间与气温有密切关系,长江中下游和海河、黄淮流域密度高峰分别出现于7~9月份,而以8月份密度高峰为多见.由于这两种蚊虫为稻田孳生的主要蚊种,在双季稻种植区,中华按蚊通常可见两个密度高峰,与早、晚稻种植季节一致.孳生在小型地面积水和污水的蚊种,密度与当年降雨量和降雨时间有关系.宁波地区淡色库蚊3月份出现,6~7月份、10~11月份出现两个密度高峰期,11月份下旬开始越冬.



 
标签: 成蚊 生态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72220222202

微信公众号

千人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