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的鉴别与生态习性

   日期:2019-05-26     浏览:1034    评论:0    
核心提示:形态:体型粗大,体长250 ~300mm,体重0.6 ~0.7kg,最重者可达0.75kg。尾长等于或短于体长。后足宽阔,长45mm左右,掌垫6个,爪锐利。背毛甚长,突出体外,一般为40mm,最长80mm以上。乳头6对,即胸部3对,鼠蹊
        形态:体型粗大,体长250 ~300mm,体重0.6 ~0.7kg,最重者可达0.75kg。尾长等于或短于体长。后足宽阔,长45mm左右,掌垫6个,爪锐利。背毛甚长,突出体外,一般为40mm,最长80mm以上。乳头6对,即胸部3对,鼠蹊部3对。口鼻及两眼间为棕黑色。背毛黑褐色。头部和背部中央毛色较深,体侧略淡,臀部全为黑色长毛覆盖,四足背面棕褐色。腹毛苍灰褐,毛尖棕黄,背腹间毛色无明显界限。尾上下一色,均为黑色。
        分布:该鼠分布于两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习性:一般在夜间活动,尤其是冬春季节,植物枯萎,隐蔽条件较差时,多在夜间活动,白天一般在巢内休息,板齿鼠性凶恶,遇到危险,如来不及躲避时,即掀起前身,背毛竖立,张牙舞爪,并发出猪叫似的声音。Bandicota属名的意义便是“猪鼠”。游泳力甚强,并善于潜水,时间可达15min。
        板齿鼠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红薯、甘蔗在生长季节是板齿鼠的主粮,当甘蔗收获后,在广东以洋水仙的叶柄来充饥,也吃鱼、小螃蟹等动物。
春末至秋初是繁殖高峰时期,中秋以后繁殖率渐渐下降。每胎可产2 ~10仔,通常4 ~6仔。板齿鼠喜居于土质疏松且较潮湿的池沼边缘或杂草丛生的堤围、田埂上掘洞营巢,有时也栖息在柴草垛下,甚至无巢。其洞穴较复杂,多数洞群有2 ~4个洞口,其一近水,洞口直径13cm左右,洞道长260 ~750cm,有巢,无仓库。
        与疾病关系:能传播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也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宿主动物。
 
标签: 板齿鼠的鉴别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72220222202

微信公众号

千人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