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小麦赤霉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导致的,病菌主要以子囊壳、分生孢子菌丝体在干燥的植物残体上越冬,比如麦秸秆、稻草、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是翌年病菌的生长
-
红薯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红薯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临各类病虫害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地下害虫,如红薯地蛇、象甲和地老虎,它们直接侵害红薯的块根,对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损害。为了更好地保障红
-
小麦病虫害分类及防治技术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小麦病虫害的种类繁多,防治难度大,为了减少小麦的损失,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来进行
-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在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的生长期为夏季,采收在秋季,而这两个季节也正是玉米病虫害的高发季节。病虫害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尤其是在玉米还未成熟时期,这时的玉米汁液饱满,容易受
-
菜豆两种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菜豆也叫芸豆、四季豆,为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菜豆每亩产量可达2000~3000公斤,产量高且价格稳定,全国各地均可种植,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受连茬种植、气候条件、种植水
-
甘蔗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
甘蔗作为糖料作物被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甘蔗种植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若不及时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会导致种植效益大幅降低。如何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对甘蔗
-
西兰花两种细菌性病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西兰花栽培中常受黑腐病、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的侵染,如果防控不及时,会造成西兰花产量下降,品质低劣,经济效益低。鉴于此,笔者结合栽培经验,总结了西兰花两种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
番茄绵疫病的发生及防治
番茄绵疫病又叫番茄落果病,该病导致番茄植株枯萎和果实腐烂,降低番茄产量,随着番茄种植面积和化学肥料施用量的增大,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大,番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染病,是番茄近年
-
花生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叫花生根瘤线虫病、地黄病、黄秧病等,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根结线虫破坏花生根部,影响花生植株吸收营养,导致植株矮小、发黄、开花晚且花小、结果少,果实
-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据历史记录,马铃薯晚疫病最初在墨西哥出现,而首次在中国被发现是在1940年的重庆,那一年疫情严重,导致马铃薯产量锐减,降幅高达80%。马铃薯晚疫病对作物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会导
-
棉盲蝽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棉盲蝽(Cotton mirids)又称棉盲椿象,是棉花生产中历史性的害虫。近年来随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棉盲蝽在许多地方又渐趋严重。 我国棉田发生
-
棉红铃虫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棉红铃虫Pectinophoragossypiella (Saunders)又称红铃虫,属鳞翅目,麦蛾科。是我国南方棉区,特别是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 1956年我国制定的《农业发展纲要
-
棉红蜘蛛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条件 棉铃虫喜欢偏干旱癿气候条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适宜相对湿度70%以上。 大雨和暴雨对卵和初孵幼虫有冲刷作用。 南方
-
棉铃虫的分布与危害、生活史与习性
-
棉花主要害虫种类
全世界的棉花害虫有750多种,我国已记载的棉花害虫有300余种,其中重要害虫有20种左右。常年因害虫的危害损失产量达15-20%,严重的达50%以上,在一些地斱甚至绝收。 (一)按
-
棉蚜 Cotton Aphids的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
苹果蠹蛾
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害苹果、沙果、梨、 桃、杏等。 幼虫常蛀果为害,可以深达果心,食害种子,虫粪排至果外,不仅影响果品品质, 还造成大量落
-
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为国际公认的马铃薯重要毁灭性害虫, 也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物种和对外重大检疫对象之一,除马铃薯外,还为害番 茄、茄子、辣椒、烟
-
草地螟
草地螟 Loxostege sticticalis 是一种世界性迁飞害虫,幼虫具有群集性、突发性、 杂食性等特点,可为害 45 科 250 多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在 我国主要在华北、
-
黏虫
黏虫 Mythimna separata 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迁飞害虫,每年在我国南北往返迁 飞为害,尤其喜食禾本科作物,是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主粮作物上的重大 害虫,对我国粮食安全
-
二化螟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俗称钻心虫,是我国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上一种重要 的钻蛀性害虫。 它的食性杂,寄主植物除水稻外,还有菱白、野菱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
-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俗称刮青虫、白叶虫、小苞虫,为远距 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国,它和稻飞虱一起被称为“两迁”害虫。 稻纵卷叶螟广泛分布于亚
-
稻飞虱
稻飞虱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是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水稻 造成巨大危害,目前在我国迁飞为害的主要种为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和白 背飞虱 Sogatella f
-
飞蝗
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蝗虫,足迹遍及欧、亚、 非、澳四大洲,已知有命名的 10 个亚种(其亚种的分类目前仍存争议)。 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
- 1 小麦赤霉病症状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83
- 2 对棉铃虫的化学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期和初孵幼虫。 A.对 B.错 214
- 3 海棠——桧柏锈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172
- 4 草地螟 Meadow moth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164
- 5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160
- 6 棉蚜 Cotton Aphids的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154
- 7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146
- 8 斜纹夜蛾 Cotton leafworm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143
- 9 2025年CPCO全国消杀大会将于2025年3月30日-31日在东莞召开 139
- 10 玫瑰锈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