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与传播疾病的关系

   日期:2019-08-26     浏览:659    评论:0    
核心提示:1. 直接危害(1)叮刺骚扰:蚤在叮刺人体皮肤时不仅产生刺激损害,而且叮刺后人体局部皮肤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反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轻者几乎不留痕迹,重者局部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甚至风疹,令人感到奇痒无比,在
1. 直接危害
(1)叮刺骚扰:蚤在叮刺人体皮肤时不仅产生刺激损害,而且叮刺后人体局部皮肤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反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轻者几乎不留痕迹,重者局部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甚至风疹,令人感到奇痒无比,在抓挠后可变为风团.值得注意的是,在跳蚤繁盛的季节,在有的地方的人群中,尤其是儿童和青年,因受到大量跳蚤的叮刺而发生蚤咬性皮炎.有的蚤种吸血频繁,一昼夜间需多次吸血.因此,即使仅有个别跳蚤跳上人体也会使人不得安宁.有的患者发生蚤咬性皮炎后留下的皮肤色素沉着需半年以上的时间方可退去.
(2)皮下寄生症:潜蚤属的雌蚤,在人赤脚行走时可钻入皮下,其营永久性的固定寄生,令患者感到剧烈痛痒,行走困难.潜蚤主要寄生在足趾或足趾甲下,也可寄生在肘间及会阴部等皮肤较薄嫩处,蚤体可被宿主组织包围.当雌蚤妊娠时,其腹部膨大可达豌豆大小,若寄生在脚上,不但影响行走,并可由伤口导致继发性感染,还可能引起破伤风.
2. 间接危害 以蚤为媒介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以下3种.
(1)鼠疫(plague):是一种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必须有鼠疫杆菌、动物宿主和传播媒介3个环节,缺一不可.在自然界鼠疫杆菌通常可经蚤类在野生啮齿动物,尤其是鼠类间传播,这就构成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当人类(如野外工作者、牧民、地质勘探人员、旅游者等)及家栖动物(主要为鼠类)进入疫源地活动时,接触到鼠疫菌毒血症的动物或被(疫蚤)叮刺吸血,就有可能感染发病.人被媒介蚤吸血感染所引起的鼠疫,开始时为腺鼠疫,当鼠疫杆菌进入病人血液,就可导致败血症而继发为肺鼠疫,肺鼠疫即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进一步造成肺鼠疫的流行.蚤类传播鼠疫的机制是:当蚤刺吸病人或病鼠的血液后,鼠疫杆菌随之被吸入蚤胃,在胃内迅速繁殖而数量渐增,并向前推移至前胃,前胃内长有前胃刺(棘),鼠疫杆菌就可在刺间继续繁殖形成菌栓,以致将前胃堵塞(称为“堵塞蚤”,即 传 播 鼠 疫 的蚤).这时蚤由于前胃堵塞,所吸血液不能进入中肠(胃)而感到饥饿,因而吸血更加频繁且咽部的吸力也有所增强,造成食管内的血液回流,洗刷了前胃中的菌栓,使得病原被反吐进入宿主体内,这是蚤传播鼠疫的主要方式.如果菌栓不完全堵塞前胃,当蚤猛力吸血时,前胃和中肠的病原菌也能随同血逆流入宿主体内.此外,在蚤吸血时有排泄粪便的习性,因此可污染宿主皮肤上的伤口、抓痕处或蚤刺叮部位的伤口.在用指甲掐死蚤时,蚤消化道内的鼠疫杆菌可通过皮肤上的破损处感染人体.
(2)地方性斑疹伤寒:是指由莫氏立克次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蚤为媒介传播给人.当病原体被蚤吸入消化道内时,立克次体即侵入蚤的胃壁上皮细胞并在此繁殖,10~12天后大量立克次体由于胃壁细胞破裂而散入胃腔,然后随蚤粪排出.立克次体在干燥的蚤粪中可保存数年之久.
1)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黏膜(眼结膜、鼻黏膜、口腔黏膜)及破损的皮肤感染.
2)感染方式:含立克次体的蚤粪擦入皮肤上的破损处或擦于眼结膜处受染;含立克次体的蚤粪干燥飞扬在空气之中,被吸入呼吸道引起感染;也可通过摄食被病原蚤粪或鼠尿污染的食物而受到感染.
(3)绦虫病:蚤可作为犬复孔绦虫、长膜壳绦虫和短膜壳绦虫的中 间 宿 主.人 们 的 感 染 系 由 于 误 食 含 有 似 囊 尾 蚴 的 蚤所致.
 
标签: 疾病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72220222202

微信公众号

千人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